12月25日,隆冬季節,寒氣襲人。自治區和本市兩級重點項目建設——烏魯木齊奧林匹克體育中心場館內一片忙碌景象。
在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條件下,現階段400多名工人正在進行機電安裝、裝飾裝修等施工。
場館將陸續交付使用
在地處喀什路東延以南,會展大道二期以東的烏魯木齊奧林匹克體育中心施工現場,工人們在經過體溫測量、手部消毒、信息登記等流程后陸續進入場館施工。
烏魯木齊奧林匹克體育中心總建筑面積30.5萬平方米,共有體育館、體育場、游泳館、田徑館、全民健身館、運動員賓館六大場館。同時配套建設體育公園和絲路商業平臺。明年全部建成后將為市民提供一個集運動健身、休閑娛樂、觀賞比賽于一體的體育交流平臺。
從22層高的運動員賓館樓頂向下俯視,奧體中心整體簡潔流暢,美觀大方,中間設置的絲路平臺就像一條彩色飄帶將各個場館串聯。
中建三局烏魯木齊奧林匹克體育中心項目副經理李科展介紹,繼體育館交付使用后,全民健身館和絲路商業平臺于12月22日通過竣工驗收。計劃1月底游泳館、田徑館可以交付使用,明年5月1日運動員賓館交付使用,5月31日體育場交付使用。
循著轟鳴的電機聲,記者來到田徑館,十幾名工人正在室內安裝白色的面板。
“把口罩戴好。”穿梭在工地上,兩名糾察員不停地查詢工人是否戴好口罩。因為干活一使勁,口罩難免漏縫,工人常常要重新調整一下口罩與鼻梁的銜接處。
中建三局烏魯木齊奧林匹克體育中心項目技術總工何翊說,為了確保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兩手抓兩不誤,盡早完成建設任務,我們專門制訂了冬季施工專項方案,并成立了一支30人組成的巡視檢查組,主要是對工程施工管理、臨時用電、臨時消防、疫情防控等方面進行了細致檢查。
采用預制看臺、預制橡膠跑道
奧林匹克體育中心通過運用新技術、新方法將低碳環保的理念貫穿到場館規劃、施工和運營的各個階段。
全民健身館、田徑館、游泳館從外觀看來都為長方形場館,飄帶式的屋蓋將三個場館串聯在一起。
田徑館將設置200米標準環形跑道和100米直跑道,同時還設有跳遠、三級跳遠跑道場地,撐桿跳高場地,鉛球投擲區等。
何翊說,場館秉承綠色展覽的發展理念,不斷探索可持續發展之路。比如說體育場選用預制看臺,全部都是提早在工廠定制生產。田徑館的跑道也選用預制橡膠跑道。跟傳統的塑膠跑道比,材料環保,平整度好、抗壓強度高。在少量人力和機械條件下,即可將跑道卷材鋪貼在密實的基礎上。
防震地板舒適感更好
記者在全民健身場館見到,場館內設有健身房、跆拳道館、瑜伽館、乒乓球館、羽毛球館、網球館等,可滿足娛樂健身、商業運營等多種需求。
在瑜伽館內,粉色的墻面、粉色的墻柱,簡潔的木地板、透亮的落地窗給人一種溫馨的感覺。李科展說:“地板全部都是防震的,也比較隔音,能減少在地板上因彈跳所帶來的震傷,光腳踩上去舒適感非常好。”
活動座椅自動收縮
游泳館內,中間的標準化泳池已經建好,觀眾看臺沿泳池長邊布置,四周設置了藍白相間的座椅。游泳館總建筑面積25000平方米,座位數定為3000座(其中固定座席1900座),可舉辦全國性和單項國際比賽。李科展說,還有一部分是活動座椅,可自動收縮。
記者試了試,不管是坐在第一排還是坐在后排,視線都比較好,不容易被遮擋。
“惜水如金”循環利用
場館必須要“惜水如金”。為了節約水資源,有效降低成本,從而達到循環利用的環保目的,游泳館設置了中水轉化系統。何翊說:“也就是游泳館里的水經過處理后可廣泛應用場館外園林綠化、景觀澆灌等用水。”
自然光讓電“歇業”
運用自然風、自然光通風省電,為烏魯木齊奧林匹克體育中心將來的運營省下了一筆不小開支。
記者發覺,幾個場館都比較明亮,即使房屋內沒有開燈,也能從外面看清楚里面的模樣。
何翊詳細介紹,像體育館圓盤似的屋頂像一頂撐開的巨傘,在沒有窗戶的區域,設置了56根導光管,白天的時候可以把自然光導入場館,對其照明,“雖然前期投資大,但對后期運營是比較節省的。”
而其他的場館綜合考慮采光、結構、功能等需求,玻璃主要選用透光率最佳的超白玻,透光率可達91.5%。同時照明優先選用節能型燈具,可減少頻閃和噪聲。
來源:烏魯木齊晚報